哲学家艾思奇

2007年6月26日   编辑:admin
共有 3842 位读者读过此文
    艾思奇本名李生萱,1910年出生于李家老居,幼年随父至昆,受到严格的家学教育,后又随父至香港,进教会学校学习英语,当时的香港,虽为英人所辖,但国内大革命的风暴亦影响香港,教会学校的深宅大院关不住他年轻的心,他常听到孙中山“三民主义”的宣传,亦涉猎共产主义的书刊,唐继尧下台后,他又随父返回昆明,就读于省立第一中学,此时的他,虽沉默寡言,但目光远大,抱负在胸,在地下党员李国柱的影响下,参加了省立一中的进步组织“青年努力读书会”,如饥似渴的阅读《 向导》、《新青年》、《共产主义A、B、C》等革命书刊,他手不释卷,常独自一人沉思默想,常有文章在学校进步刊物《滇潮》上发表。 1926年间,他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高中部,因参加学潮被捕,后被亲友保释,出狱后他决心赴日深造,在日期间,祖国发生了山东“济南惨案”,他无法再静心攻读,毅然参加了廖承志等领导的《留日各界反日大同盟归国宣传分会》,并与云南籍同学在回国到上海进行活动,但不久组织被敌人破坏,部分人员被捕,艾思奇幸免于难,遂返回昆明,此时的昆明时值卢汉出任云南财政厅长,卢汉虽为军阀人物,但亦有建设地方事业、联络地方人士的愿望,出资办了一份《民众是报》,委托徐嘉瑞、刘尧民等负责办报,徐等均为围绕地下党活动的公开人物,报纸办的有声有色,使人耳目一新,昆明读者喜读《民众日报》,厌恶《民国日报》(系官方报纸),于是销路大增,名声大振。
  随着国内白色恐怖的漫延,云南地方政权亦随之右倾,1930年,他为避特务威胁,遁入昆明福照街腾冲会馆,后在亲友帮助下,二次东渡日本,考入福岗工业学校,除学正课外,他读了大量马列主义日译本,并从大量外文书籍中吸取营养,这些都为他日后在哲学上的成就打下了基石。
  “九一八”事件激起中国军民的抗日救国热潮,他不愿留在日本委曲求全的生活,二次返国,回到上海,参加“左翼社联”活动,并在申报馆负责编辑政治经济方面的论文。这段时期,由于他发表文章均用“艾思奇”的笔名,因此,他以笔名闻名于世,关于“艾思奇”的来历,说法很多,据他的胞弟李生葂在《云南文史资料第36辑艾思奇传略》中,有下列一段文字做了说明:“笔名的寓意,有人说是‘爱(艾)马克思(思)伊里奇(奇)’。有的说‘生萱’两字的英文头一个字母是S·H,谐音‘艾思艾奇’,去掉了中间的‘艾’字就成了‘艾思奇’了。1982年,黄洛峰同志来昆明,我去看他,谈到这个笔名,他告诉我流传的说法都不对,确实情况是:他到上海后,有一次去看了一部名为《爱斯基摩人》的外国影片后,他突然想到借此片名的谐音取下这个笔名,意思是‘爱思考的奇异事物’,即成了艾思奇。”
  全国解放后,他长期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及其他多项思想文化组织、单位的领导职务,并著作了《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》,这是艾思奇后期著作的丰硕成果,成为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,并伴随他在理论教育岗位上培育了一批批马列主义战士,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。
  艾思奇幼年离家,一生奔波在外,却不忘家乡,1938年和顺建盖图书馆,乡人托鸿雁传书于他,几经周折,几经辗转,过了许多时日,他的大哥李生庄收到了他从延安寄回的信函,内说“我离家太小,中间虽一度回乡,但也只有十岁前后,只依稀记得村中有一塘碧澄清澈的活水……”又言“在时代的洪流里,我尽我的会力做点比较更为大样的事,拿别方面的成绩来赎我不得尽责于家乡的过失”。怀着对家乡的深情,他在马列主义的理论战线上奋斗了一生,1966年,他怀着更深的思恋,永远离开了家乡。

Copyright © 2020

www.tctrip.net.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