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冲人大多为戍边将士的后代,中原习俗得以传承至今,在春节前后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送灶神 腊月二十三日晚,家家户户都要举行“送灶”仪式,“灶神”在人们眼中相当于“纪委书记”,“纪委书记”要将人们一年来的所做所为如实汇报给玉皇大帝。于是人们将糖和糍粑敬献给灶神,祈盼灶神吃了糖后讲好话像糖一样甜,吃了粑粑后想讲坏话粑粑就粘着牙齿讲不出来!送灶神时,主人往往虔诚地祷告,“张灶君,李灶娘,二十三日请你们上天堂,好的多帮讲,坏的帮遮搪。”而且主人家还会为灶神的马儿备下马料——一节稻草、几颗豆子、几粒谷子、一小杯净水等,以祝福灶神一路顺风。
迎天神 人们认为腊月二十五是决定来年运气的最关键的一天,这天玉皇大帝会亲自到人间查察善恶,并定来年祸福,于是每家每户会在家门燃上一对“大香”,在客厅前摆放供桌,桌上摆好五斋五果(五品糯米斋五种水果)茶水、净水、元宝、黄钱,家庭主人会在供桌前祈祷:“诸佛菩萨,虚空过往一切,神灵保佑保护我全家个个清吉平安,三灾不染,八难不侵,生意兴隆,财源广进!”。
供祭品 三十晚上,家家门前燃上红红绿绿的大香,这是别处根本见不到的一道风景。人们会在供桌上摆放三牲、斋饭、水果、茶酒、香炉、红烛、纸火等,供桌的一边供奉长着大红冠子的公鸡和用红纸蒙着眼睛的鲜活鲤鱼,“红冠子”以祈求来年红红火火,活鲤鱼以祈求“年年有余”,供桌的另一边摆着葱、蒜、芹菜、筷子、明子(含松脂的松柴),裹上红纸,以祈求家人聪明、勤快,善于推算。
吃棕包 大年三十晚,家家都备好一桌丰盛的佳肴,而“棕包炒肉”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,一家人在年夜饭吃棕包,亦有长辈教育年轻人要敢于吃苦才能品尝甘甜的内涵。棕包是棕榈树上长出的未露头开放的花穗,冬季孕育,初春时节成熟,棕包苦中回甜,食之如品橄榄,回味无穷。另一道必备的地方特色菜就叫“年菜”,则是高汤炖青菜、肉皮、芋头、红萝卜。所有的菜肴都是超量准备,一般都吃不完,以示年年有余。
放鞭炮 过年每个家庭至少备三封鞭炮,一封为大年三十晚饭祭祀前放,一封为新旧年交替时放,一封为清晨六点左右放,大年三十16点左右,“乓乓乓砰砰砰嘭嘭磞”的鞭炮声从各村寨子、各街小巷响起,此起彼伏。有意思的是,不知何故,年三十下午,只要哪家门前放了鞭炮,近邻亲友就不再串门,即便有紧要的事或是找借东西,也只是在大门外扯着嗓门叫门,而后门外接洽。年饭后一家人守岁至次年,十二点一过,黑夜中,突地一声“枪”响,鞭炮声排山倒海汹涌而来,尔后重峦叠障,尔后一浪超过一浪……突地又是几梭子,噼噼啪啪又一阵枪林弹雨……早上6点,鞭炮声再次响起,县城到处是飞舞的鞭炮纸屑、喷香的火药味,整个腾冲弥漫了欢乐祥和的气息。
开财门 大年初一约五点前后,男童们就兴高采烈地开起了财门,“财门财门大大开,金银财宝滚进来,滚进不滚出,金银财宝堆满屋。”主人都会在堂上放着松瓜豆子,下面压着礼钱,待开了财门后由男童径直取去。当然,开财门最忌讳的是“吃栗子”(口吃),吉利讲得越流畅越意味着主人家来年诸事越顺利,要是讲吉利时打咯噔了,主人家就担心来年不顺利。而此时则一改年三十不串门的习俗,人们开始互访拜年,互致新村的祝福。初一一整天则不动刀、不扫地,所有要吃用的菜蔬都是除夕夜就洗净、切好了,家里一地的瓜子皮越多越好。
吃长饭 大年初一,开财门后第一件事是喝甜茶,有一年到头都是甜的涵义,同时早上不能吃饭,只能吃饵丝,饵丝也叫“长饭”,吃饵丝就意味着一年到头都有饭吃,也有甜蜜的好日子长长远远的意思。和顺古镇等地则还要吃一种名曰“头脑”的甜食,寄寓有头有脑之意。
打牙祭 大年初二,人们开始拜财神,求财富,主人家会在门口摆上大年三十一样的祭品,点香火放鞭炮后开始祈福,“菩萨保佑我家的人空手出门,抱财归家,在外面好人相逢,恶人远离,求财得财,心想事成,做的成,想的是,老幼安康。”做生意的人家更是特别重视“打牙祭”活动,也特别重视开门后的第一单生意顺利成交,有时就是折本也要做成开张生意。
赏“灯” 腾冲的灯分为花灯、龙灯、鱼灯,从新年开始,民间各个“灯”团便会到四乡八寨、三街五巷进行表演,直至正月十六。倘若您在赏“灯”时付点礼钱,玩灯人便会贺上“大珠小珠落玉盘”似的“吉利”,令听者赏心悦目。
赏“灯”、品茶梅 腾冲是云南山茶的故乡,故此春节前后,遍山漫野开满了火红娇艳的山茶花,与此同时,腊梅绽放,一时山间峡谷,乡村路头、菜园沟边,到处热闹非凡,暗香扑鼻,来凤山茶花基地、宝峰山公园、马站乡山茶林到处是游玩欢笑的人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