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抗战壮丁的回忆录
发表日期:2007年6月28日
作者:杨学才((((回忆) 杨永明((((整理)
【编辑录入:admin】 |
|
A、雨夜挑炮弹
1944年,我进入16岁,达到壮丁年龄,应该承担兵夫义务了。我是长子,父亲有40多,因此是“父子丁”,所派差使那是不会少的了,也就是说参加抗战的机会更多了。 腾冲的全民抗战,不是一窝蜂。腾冲的全民抗战是在抗日县政府领导下的全民抗战: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,有粮出粮。 但是还实行了执勤队执勤,具体措施是这样的,比如我们下北乡:由乡组织执勤队,从各保派执勤组组成。各执勤组人数,按照各保大小和壮丁多少等实际情况分配。每五天一轮换,接班的组报到后,执勤的组交班。各保由各甲按壮丁多少分派候勤组,每天轮换一次。各甲除了派到乡里、保里执勤外,还安排有轮流听候叫唤的若干人,这些人不能离家太远,要能随时叫着。其他轮不着的人,自由料理生产生活私事。 一次,我正轮着在乡上执勤,乡上接到通知,叫立即组织两百名民工去挑炮弹。在乡上执勤的人不够数,就紧急增抽富裕保和油灯保的壮丁参加。因为下北乡乡公所住在普光寺,最近的保就是富裕保和油灯保。 太阳落时,大家各人自备了一根扁担和两根绳子,都到乡公所集合。乡上指定的领队宣布,为了安全,不能泄露目标,不可点火把,不可高声说话,不可插队或掉队,已经找好熟路人带路,大家一个跟着一个走。 我们从油灯庄出发,上通油灯庄后的古勇坡时,天黑了,还下起了小雨。这时的天很黑,不用说伸手不见五指,就算人贴着人也看不清对方是谁。这种情况下走路,走得真是慢极了。 走了好几个小时,听见鸡叫了,才说到目的地了。有人问是到了哪里,说是“火烧村”。我心里一惊:才到了火烧村,走的真是慢了,要是白天只消一个多小时就行了! 接命令,叫大家在大竹蓬下原地休息。于是大家随便休息,或站,或坐在自己的蓑衣上。 天将亮时,领队命令,每人先吃一碗稀饭,稀饭已经煮好了。于是,每人吃了一大碗稀饭。 吃了稀饭,就分发炮弹。每人分着两枚。目的地是马常村后面的中央军炮兵阵地。领队吩咐说:为了防止来凤山的日军看见打炮过来伤着,要隔开点走,不要集结,一个看着一个走,到了目的地,交了炮弹就走回去,不要停留在阵地上。 于是我们按要求挑着炮弹走。天亮了,走得很快,不一会就到了阵地。阵地上,大炮和士兵都是伪装过的,隔远一点就看不出炮和士兵了。我们放下炮弹后,士兵打个手势表示谢了,我们摇摇手表示不必谢,就离开阵地,走回下北乡乡公所。油灯的民工路过油灯时就直接回家。 我回到乡公所时,值下一个班的壮丁已经来接我们的班。我们上一个班的就各自回家吃饭,到下一个班又来。
B.送物资去飞凤山战场
中国军队夺回飞凤山后,因为要立即改造工事,需要木头和草等物资。我们保分得一些运送任务,我是参加运送的民工之一。 飞凤山的形状像一只凤,我们是从凤屁股上去。进入日军原来的阵地上,战场还未打扫,到处是日军死尸,遍地是子弹壳。中国军人正在修复和改造工事,忙得不亦乐乎。看来,要等工事改造好后才有可能打扫战场。我们把木头送到军人们叫放的地方,还想一处看看,或者是不是有帮得上的地方。军官说:“现在刚夺下的阵地,工事没修复,如果鬼子从来凤山打炮来,不好躲避,会有伤亡,大家赶快下山,避免不必要的牺牲!”我们一听,这既是道理,也是关心,就告别军人,退下山来。
|
|
|
|
上一篇:腾冲荷花泼水节,诱惑你吗? |
下一篇:亲手埋藏日军的空军士兵 |
|
|
|
|
相关评论:(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 |
|
相关评论无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