该会员博客共有308篇文章,当前第25/31页,每页10条 |
[人文历史]
腾冲农民画
|
admin发表于(2007-06-27 11:08:56) 点击数[3575]
|
腾冲农民画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群众性绘画活动中产生并形成的,与我国民族民间传统美术及手工艺品如剪纸、面塑、泥人、皮影、窗花、板画、年画等一脉相承,其整体艺术水平已不低于我国著名的金山、户县农民画。腾冲农民画以傣族、傈僳族、佤族等少数民族为作者为创作主体,民族特征十分鲜明,先后有多幅作…
|
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 |
[人文历史]
美丽荥阳纸伞
|
admin发表于(2007-06-27 11:07:52) 点击数[6132]
|
油纸伞,这对许多人来讲并不感到陌生。其实,大家通过回想影视片或 文学作品,不难想象到“白蛇传”即现在播出《新白娘子传奇》里边许仙与白素贞打(举、握)着的油纸伞,还有那就是现代诗人戴望舒诗中《雨巷》提到的油纸伞,但是甸苴的油纸伞工艺是从四川传入腾冲的,当时在腾越城县衙当师爷的甸苴人郑以公闲…
|
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 |
[人文历史]
腾冲民族民间美术及工艺品
|
admin发表于(2007-06-27 11:06:52) 点击数[4153]
|
腾冲民族民间美术及工艺品种类繁多、风格多样。纺织服饰类有民族服饰的裁剪缝制、挑花、刺绣、织锦、纺织、布扎等;造型艺术类有绘画(壁画、木刻甲马纸、喜神、门神等、石雕、泥塑、木雕、彩绘、面具、吞口、瓦饰、陶饰、剪纸、皮影、纸扎、玩具、面塑等;工艺品类有陶器、金属工艺、草编、藤编、蔑编…
|
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 |
[人文历史]
腾冲花灯
|
admin发表于(2007-06-27 11:06:01) 点击数[3229]
|
明初,两湖、川、广、苏、浙等地官兵到腾冲屯垦落籍,引入中原的民间小调、舞蹈以及小型剧目,腾冲原有的歌舞汇集、融合,逐步发展演变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腾冲花灯。节目多为以舞蹈为主或唱调为主的花灯歌舞,如《采茶调》、《放羊调》、《花鼓调》、《送郎调》等;也有容量较大、情节较完整的花灯。戏,如…

|
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 |
[人文历史]
阿昌族蹬窝罗
|
admin发表于(2007-06-27 11:05:35) 点击数[3264]
|
阿昌族蹬窝罗是古老的传统舞蹈,阿昌族民间传说;天神遮米麻、遮帕玛创造了人类,为使人类生存下来,多次战胜恶魔,并将生产生活方式传给百姓,尔后返回天庭。人们无法随去;只好仰面向天,举手顿足,祈求大神不断降福人间;并将天神传下的生产生活方式反复吟唱,久而久之,便形成了阿昌族舞蹈蹬窝罗。于…
|
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 |
[人文历史]
腾冲小背龙
|
admin发表于(2007-06-27 11:04:27) 点击数[3781]
|
腾冲北海小背龙
耍龙灯在腾冲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,是春节期间城乡群众文艺活动的主要节目之一。腾冲龙灯分双龙抢珠、一龙耍场、小背龙三种。小背龙在腾冲县龙灯中最具地方特色。目前,仅有打苴乡的部份村寨还在活动。小背龙由龙头、龙身、龙尾三部分组成。表演时舞…

|
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 |
[人文历史]
腾越文艺纵览
|
admin发表于(2007-06-27 11:03:59) 点击数[3940]
|
一、腾冲花灯。明初,朝廷对云南多次用兵,中原及江南一带兵卒戍边,屯垦落籍,将各地民歌舞蹈或小型剧目引入腾冲,经汇集融合,发展演变,逐步形成地方民间文艺——腾冲花灯。 二、腾冲皮影戏。皮影戏,俗名“灯影子” ,又名“皮人戏”。皮影戏系外来文化,据考证,为清咸丰年间传入腾冲。县城西北部皮影戏…
|
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 |
[腾冲风情]
护珠古寺
|
admin发表于(2007-06-27 11:02:42) 点击数[5968]
|
护珠寺在城北15公里之岗峨山中,山势似交椅,面对平川,青山绿水,鸟语花香,是不可多得的览胜之所,山门前后,松杉亭亭亭玉立,高入云端,入二门后沿石阶直上43级方至大雄宝殿,殿前有梅二株,偃卧如龙,每至初春,满树雪花,旁有茶花一株,花期之时,一树红霞,约千数朵,花大如盘,相传均为元时腾冲…
|
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 |
[腾冲风情]
太极桥
|
admin发表于(2007-06-27 11:02:21) 点击数[3656]
|
太极桥位于腾冲县城西南角的腾越镇天成社区太极小区,距县城1公里余,地处大盈江瀑布岩头之上。 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,城西南郊松园王姓设织机,凿瀑布顶巨石欲引水力,石被凿开,出现肖似“太极”图样的石纹,乡人以为破坏了腾冲的风水,一时舆论哗然。经时任云南军都督府协都督张文光和地方乡绅的…
|
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 |
[腾冲风情]
太平铺烽火台
|
admin发表于(2007-06-27 11:02:02) 点击数[3860]
|
沿原保腾公路出腾冲,攀上高黎贡山,至87千米里程碑与88千米里程碑之间,即有古道自东北方向蜿蜒而下与公路交汇,再沿古道石级上行,穿过山茶、杜鹃遍地的夹山小路约700米,有一块山间小平地,这里便是明、清两代古驿道所设的驿站——太平铺。由于现代公路交通的兴起,先进的汽车运输取代了落后的驮牛、…
|
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 |
第 25/31页,每页 10 条
上一翻页 页首 上一页 [21] [22] [23] [24] [25] [26] [27] [28] [29] [30] 下一页 页尾 下一翻页
|